第(2/3)页 太后微微低头,双手合十的念了一句:“阿弥陀佛。” 等众人说完这话,屏风内的烛光逐渐熄灭,宫殿四角的灯火又是重新亮起。 一切都恢复了从前的模样,却显得方才的场景更像是一场幻梦。 太后搀扶着皇帝的手缓缓起身,又是捂着胸口坐回了刚刚的位置上,那副神情依旧仿佛还沉浸在方才震撼的余韵里。 屏风也被侍女侍女抬着,由环形依次排列成了长条形。 烛火重新点上,视线恢复了明亮,太后便微微俯身,饶有兴致的观察着眼前琳琅满目的屏风样式。 今日也是宋熹之第一次见到这屏风的成品,她微微眯起眼眸,心中不由得发出赞叹。 无论是论工艺,还是论精细,或是论审美,此副屏风绝对是绝佳的上品,更是远超方才那妆匣的存在。 这是阿莲的姐姐白檀,所制作出来的七面屏风。 这也就是当日她前往外祖家的原因。 其实宋熹之是在前世,那大漆螺钿的妆匣出世之后,才知道阿莲的姐姐白檀,会这一门手艺。 阿莲和白檀出生自沿海地区,当地渔民捕鱼采珠,更是在漫长的时光里,取用各类海螺,打磨出了大漆螺钿的工艺。 原本只是用一些常见的小螺,在常见的妆匣、木艺上做装饰,随后这项工艺在当地逐渐风靡,大漆螺钿的身价水涨船高,为了满足贵人的需求,匠人们便也在其中加入了各色难得的海螺,如月光螺等等。 发展到后来,甚至改良加进去了金银等宝物。 前朝时期倭寇入侵,发生过一场巨大的海战,在那场海战中,沿海的男儿几乎都战死,会制作大漆螺钿的工匠们几乎死亡,这项工艺遍莫名其妙的没落了下来。 不仅由大漆螺钿制成的许多工艺品都毁灭在那场战火中。 而残存的工匠们由于经济窘迫,传承也断了代,所做的东西都没有从前来的美观,人们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去使用,于是大漆螺钿工艺就变得无人问津,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。 其实誉王所得的大漆螺钿的妆匣,便是出自白檀祖上的手笔,白檀的祖宗在那次海战中存活了下来,又是将大漆螺钿的制作工艺暗中教给了白檀。 可是大漆螺钿的工艺无人问津,凭着这个本事,也根本赚不到银子。 于是当地发生饥荒,白檀便只能带着阿莲一路逃荒到了京城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