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姜大国看了眼父母,心里沉痛,却无可奈何,他骑上自行车,回镇上去了。 为了不让妹妹担心,姜大国没有说家里的事情。 他只单独和刘喜花说了,又商议起了姜美兰的学费问题。 “我打听过高中的学费,一学期差不多是十五块左右,加上她的生活费住宿费,一学习得准备八十块钱。”姜大国说。 刘喜花听着他的描述,点了点头说,“我们手头上的钱,够出上美兰的学费。” “喜花,不仅这学期要我们出学费,下学期也要出,爸妈说让我们管美兰的读书,他们不管了。”姜大国皱眉说,“这样的话,就得辛苦你了。到年底,你就生了,怕是做不了生意。这家里的支出,会一下子高出许多来。” “嗨,美兰都住进来了,还能把她赶哪里去?”刘喜花叹道,“我早就猜到了,以美枝的脾气,她是一定不会种地的,她不种地,爸妈的地就种不了。转让是迟早的事。他们去城里,美枝怎会带妹妹去?” 说完,她摇摇头。 姜美兰上楼来找书本,走到门口,听到哥嫂的议论,她听得愣了愣。 父母从小不喜欢她,因为算命的说她会是个小子,可生下来是个闺女,父母就不想养了。 她是在放养中放大的。 父母丢下她去城里,虽然消息震惊,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 姜美兰只难过了三秒钟,马上又不难过了。 因为,她可以跟着哥嫂过日子。 姜美兰找了书本,悄悄下了楼,再没有去听收音机的流行歌曲,而是打开了英汉字典和一本老师送的英文名著,自学起了陌生的单词。 - 第二天一早,姜美兰早早起了床,帮刘喜花卖起了早点。 刘喜花惊讶地看着她,“美兰,你怎么起得这么早?” 姜美兰眼珠儿转了转,“大嫂,如果我自己买了材料自己做了早点,赚的钱算我自己的怎么样?” 这样的话,她就不要哥嫂出学费和生活费了。 她只借哥嫂的铺子,赚点小钱。 见她难得的勤快,刘喜花笑道,“行啊,你赚得多,我还高兴呢。” 说到就做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