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敬生观察着人体模型内的血管。 堵塞确实非常严重。 而且因为血管畸形,这无疑加大了导丝通过的难度。 “就等着你来推拿了,反正我和老王已经尝试过不下二十次,都以失败告终。”骆丙刚已经急不可耐的拿起操控的手柄。 导丝现在已经抵在堵塞的血管段,但是被卡住了,通不过。 “OK,我从这边推拿试试看。” 李敬生开始对着人体模型推拿。 别看这只是一具人体模型,售价却是极为昂贵,高达一百三十多万元。是由骆丙刚与王维维专门定制。 甚至就连一些设计工作,他们与李敬生都有参与进去。 李敬生掌握了摸骨术,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。 可谓是见多识广。 对于血管的了解,有着他自己的独到见解。 他试着推拿人体模型的上腹部。 肋骨、脏器都很逼真。 体内的血管清晰可见。 做科研非常烧钱,但是到得王维维与骆丙刚这种级别,一般都能争取到一些科学研究基金的支持。 国内一些大企业在这方面,同样表现得非常友好。 专门设立了医学研究基金,比如企鹅公司,就专门资助了一些顶级医生与科学家做研究。 一个人每年六百万,这种大手笔绝不是一般人能够拿得出来的。 随着李敬生的推拿,人体模型体内的前降支明显发生了一些改变。 与真人的手感相比有一定差距,但是相差不会太大。 “好,非常好,就是这样!” 骆丙刚兴奋的喊道。 王维维也在旁边看得大为振奋。类似这样的实验,他们已经进行过N次。 摹拟各种血管堵塞情况,然后一起研究可以用哪些方式打通它们。 既可以在模拟实验中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,又能够研究各种血管堵塞的极限情况下,是否有可能通过介入开通。还有就是开通的时长是多久。 “卡住了!导丝过不去啊!” 骆丙刚全神贯注的操控着导丝,试图通过,结果都失败了。 “老骆,让我来试试。” 王维维在旁边看得着急,自告奋勇的接手尝试。 结果,他同样失败了。 看事容易做事难。 两人的水平在伯仲之间,骆丙刚失败了,王维维成功的可能性极小。 “我换一条入路试试。” 王维维不信邪,换了从手部的血管入路。 还是以失败告终。 “看来遇到这种极限情况,根本没有介入救治的可能性。”骆丙刚开始做总结。 “老王,帮我按住模型的上腹,向左侧挤压。” 李敬生拿起操控手柄。 王维维与骆丙刚不约而同的瞪大眼睛。 “你……你要试试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