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4章 柏海-《大唐第一主播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越往西走天气也越冷了,吐蕃地区的温度明显比陇西低。

    一日傍晚大军按常例砍树扎营。

    李行周和众高级将领则不用干活,围坐在中军的一堆火前烤肉。

    他取下自己横刀把玩,抽出刀来瞧刀刃倒是锋利结实,但是不怎么喜欢这刀鞘。

    个人品味的关系,李行周不怎么喜欢这种黄灿灿的太张扬华丽的东西。

    但是普遍的唐人很喜欢黄金珠宝做装饰,贵族最喜欢用的酒杯也是黄金打造。

    他想了想便把刀鞘递给一旁的左翊卫第三骑兵旅旅帅严挺之道。

    “试试你那把刀能装进去不。”

    严挺之便随手接过,拔出自己的刀放了进去,看来是差不多。

    唐制的各式兵器大小都相差不大,也难怪正巧能用。

    李行周便笑道。

    “送你了。”

    严挺之回顾左右还有其他将帅幕僚,忙推辞道。

    “我未立寸功,岂敢平白受此贵重之物?”

    “不过是把刀鞘。”

    李行周淡然道。

    “你初次随我出征,就当是见面礼。今后要是立功封赏,一把小小的刀鞘怎么拿得出手?”

    既然他这般说,严挺之就不便推辞了。

    李行周又取下一块玉佩递给王行俭。

    “王大公子也是第一次跟我出国门。”

    “君子如玉,玉佩正合你用。”

    王行俭大大方方地接了过来笑道。

    “大将军谬赞,不敢当不敢当。”

    燕顺闷闷地说了一句话。

    “我来得太早了。”

    众人听罢顿时一阵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火上的羊肉外面烤得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众将便七手八脚地用刀子在上面割肉。

    割下外面熟的,里面继续烤,便能边烤边吃。

    这种野营吃食自然没有多少斯文可言。

    刚才还号称君子的王行俭也吃得满嘴是油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马燧走了过来说道。

    “大将军,平西大元帅派信使来了。”

    李行周便叫他唤信使进来。

    马燧刚要出去,燕顺用手抓起一块羊肉递了过去。

    马燧急忙接了出帐。

    过得一会,一个头脸包得严严实实的风尘仆仆的汉子就被带了进来。

    把书信躬身递上。

    李行周刮开封漆抽出信件浏览了一遍。

    随即递给王思礼,正色说道。

    “这次是仁钦岗大赞普亲征,号称大军五十万,来势不小啊。”

    王思礼道。

    “薛元帅和黑齿元帅还在调动中。”

    “调集的人马还在路上未及成军,咱们也不用急,等汇合之后再与之周旋……”

    “”吐蕃出积石山就可攻党项,就怕党项人抵挡不住。”

    这时第二步兵旅旅帅卫伯玉说道。

    “听说党项号称控弦十余万,连一月半月都挡不住也太可笑了吧。”

    王思礼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党项人知道咱们大唐会调兵增援,应该能坚持一些时日的,关键还是要看咱们与吐蕃的大战胜负,万一受挫,党项人肯定又会向吐蕃纳款。”

    他的脸色有些凝重,因为唐军这次集结的各地军队最多二十来万。

    其中薛讷手中大概十万,黑齿常之手中大概七万,李行周手里大概三万。

    、但各地军镇据点仍需要人驻守,北方还要防范其他部落,能集结十万人马已是不错了。

    当然吐蕃也是号称五十万,席卷而来的人马中很多奴隶牧民是没有战斗力,饶是如此总是比唐兵多很多。

    又是数倍于己的情况,众将的脸色都有些凝重。

    这时李行周宽慰道。

    “吐蕃来的人多是他们的优势,但游牧人也有致命的弱点,他们承受不了太大的损失,因为他们恢复能力很慢。”

    “相比之下我大唐万里疆域战争潜力雄厚,只要下定决心与之打到底,吐蕃必败!”

    这时的西北形势仿佛是一个轮回。

    吐蕃刚刚崛起之时,西海(青海)以东全是唐朝控区。

    以西的党项人地盘(党项)是唐朝的附庸,作为缓冲地带。

    而吐蕃想要的就是兼并党项及黄河地区的水草肥美之地。

    后来吐蕃越来越强盛,先后吞并了党项及东面地形险要的各要塞,不断袭扰河陇平原,唐朝处于极度被动的状态。

    此次吐蕃便是想重新夺取党项之地和河陇平原的入口。

    只有这样才能打通东线,对唐朝腹地造成一定的威慑。

    否则唐朝有恃无恐并能及时支援其他地方,吐蕃在西域、西南战场都很难有建树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