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上百平方米的阅览室里,每个座位上都坐满了人,细细观察一阵就会发现,在这些看书的读者手里. 十位读者手上有八位都在拿着江海的《活着》细品? 迫不及待地翻开《花城》,找到连载有《活着》的专业页: “终于到店了” 也不知是过了多久。 一位女学生模样的青年,手里捧着《活着》,她脸上的表情从一开始的—— (≧≦)(高兴) 逐渐开始转变为: (╯_╰)(痛苦) 再到最后的: (╥﹏╥)(痛哭流涕) 只见她泪流满面,控制不住的在书店内哀嚎出声: “我的福贵,你怎么这么惨啊” 大家想象中温馨治愈的结局有没有出现? 根本不存在! 江海用一种简洁而又冷酷到了极点的笔墨,描绘出了主人公福贵悲惨的一生: 【在全家人相继离去后,年老体弱的福贵和身处于襁褓当中的孙子苦根,一老一少在这残酷的社会中艰难生活.知晓福贵的不容易,苦根刚过五岁就能够帮着干活了,他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,由于当时那个年代缺衣少食,福贵把外出务农,辛苦挣来的豆子煮熟,给苦根当做吃食,却不曾想,囫囵吞枣之下,苦根被活活噎死】 【福贵外出归来,在家中发现了孙子的尸首,两行热泪从福贵脸上止不住的留下,至此,整个世界,再也没有了他的亲人.】 为什么一个人—— 他竟然可以活的如此之凄惨? 为什么一个人—— 他竟然可以活的如此之痛苦? 寻常人,面对亲人在自己面前去世,只不过一次生离死别就已经悲痛欲绝。 可这样的痛苦 福贵整整经历了七次! 整整七次!!!! “江海老师,你到底要干什么啊!!!!!” 整个书店内。 顿时充满了无与伦比痛苦的哀嚎。 一方面,他们是在发泄自己的痛苦。 另一方面,他们也是在职责江海 为什么你要把福贵写的这么惨??? 为什么???? “明明这个结局,完全就可以避免”像是沉浸在这种悲痛情绪之中,根本就无法自拔,学生模样的女青年顿时就开始痛诉,“吃豆子被活活噎死?这是在干什么?这是个什么离谱理由???” “《死神来了》都不敢这么演,黄毅瑜(《死神来了导演》)看了都直呼离谱.” “刀人,那也不是这么刀的啊!!!” 这边,刚结束完有关于江海的声讨。 那边,一道悲愤的声音顿时响起: “江海,你还我苦根!!!” 任谁都能看出,这个结局 就是为刀而刀! 苦根,是吃豆子死的,还是吃石头死的,根本就不重要! 重要的是 苦根必须死! 只有这样,才能突出富贵的悲惨人生! 如果故事的结局,福贵连同孙子苦根一起病死,大家或许还不会那么难受? 但偏偏. 福贵还活着? 他还活着??? “你让一个亲眼目睹了自己父亲、母亲、妻子、女儿、儿子、女婿、孙子全都死了的人,一个人孤零零的活在这个世界上.” “这难道不是一种残忍?” “一种莫大的残忍???” 这世间,有什么痛苦是看见的手足挚亲,一个个在自己面前接连死去,但骗骗自己无能为力更绝望、更痛苦的事情吗? 福贵,一位浪子回头的人。 福贵,一位善良的人。 福贵,一位老实人。 他为什么要承受如此悲愤的痛苦??? 书店内,宛若撕心裂肺的呼喊声,顿时响彻于室内: “我不理解!!!!” 共情能力差的人。 此刻满目疮痍,痛苦流涕。 共情能力强的人,把自己当成是主角福贵,完全代入了的人 直接就想杀人!!!! 为什么要刻画出这样一位颠沛流离的主角? 为什么要描写出这样一位纵使自己已经拼尽全力,但却始终过不好自己一生的人? 难不成,作者想突出的重点. 就是这个世界最终是以死亡收场? 难不成,作者想告诉读者的结论 就是这个世界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尾? 书店内,读者哀嚎一片。 因为找不到江海的地址急得团团转。 北大内,学生们已经组织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。 有学生直接拉起血红色的横幅,宛若被悲愤冲昏了头脑一般,成群结队的朝着未名湖畔的方向猛冲: “江海,你今天——” “必须要给我们一个说法!!!” 第(3/3)页